习近平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在世界潮流浩荡,文化碰撞愈烈的今天,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的紧迫和重要。可喜的是,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沉淀为助推文化发展的不竭宝藏。将历史厚土中培育而出的累累文化硕果去芜存菁,注入时代活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便能在世界文明激荡碰撞中站稳脚跟,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不忘本来”,汲取数千年历史文化“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中国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峥嵘,各自鸣放的诸子百家,凝聚思想的诗词歌赋,壮丽广阔的河山湖海。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尊重与理解,离不开对历史文化成果的理解、挖掘、阐发,离不开对深厚文化优势的进一步弘扬。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吸收外来”,汲取全世界优良文化“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各国文化互相交流与促进。我们要明辨笃思,抵制错误文化思潮的同时,包容有益思想,在人类优秀文明宝山中取其精华。我国唐代时期东渡日本授佛,西游印度取经,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在当时首屈一指,便是“和而不同、兼收并济”最好的时代演绎。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面向未来”,铸就新时代中国文化“创造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伟大结合,产生了一次次重大理论的创新飞跃,同样的,新时代中国文化要不断适应时代需要,从而培育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影响力的中国思想、中国声音、中国故事和中国艺术。“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今文化发展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迭代,已经越来越迅速,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如何在不同的新媒体交互方式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需要我们持续思索的机遇与挑战。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坚定文化自信,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涵养核心价值之“源”,共筑伟大复兴之“梦”。注入时代活力的文化自信,必将助推中国民族在新征程中的步伐又快又稳。 特约评论员 程香樵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