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中国门户开放进行时,以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7-23 15:49:15

  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考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发挥作用情况。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提出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在本次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中共政委陈希同志也做出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的大门也会越开越大,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更加积极,蕴含着进取有为的精神。党的十九大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出发,把人才定位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就将人才与党的初心与使命联系起来。将人才梦与中国梦联系起来,赋予了人才和人才工作更高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定位。面对当前白热化的人才竞争,我们需要对人才时刻保持饥渴的态度,要知道“守株待兔”是等不到人才的,必须拿出“三顾茅庐”的姿态和诚意,才可能把人才请进来。在人才战略方面,我们应做到伸长手臂引人才、虎口夺食抢人才,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对事关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的人才提前谋划、超前布局,对目前的高尖端重量级产业,要研究出专项人才集聚政策,确保在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更加开放,彰显了宽广包容的胸怀。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必须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要打开全方位视野。既要用好海外引才工作站等传统渠道,又要建立境外孵化中心等新型平台。要促进体制内开放,建立来去自由、便利高效、亲切友好的国际人才制度环境,不断推进人才发展从政策性优惠向体制性开放转变。也要倡导体制外开放,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增强人才的融入感、归属感。

  更加有效,明晰了务实管用的方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了“六个全面”“六个不断提高水平”的重大要求。人才工作也有一个把握规律、创新方法、提高质量的问题。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优化思维、优化方式、优化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特约评论员  尹䶮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桂华

渝ICP备180162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