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教书育人 以德为先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4-18 18:07:43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乃国家发展壮大之基础,唯有保障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才能助力国家的发展。而青少年的成长,不只也不该只是基础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他们精神上的成长,品德的形成。

  以身作则,用家庭教育为青少年筑起德的基石。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该是最好的老师。一些父母用极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要热爱学习,要名列前茅,做人要诚实守信,要尊老爱幼,而作为父母的他们自己却做不到,有的当着孩子的面与旁人大打出手,有的看似陪着孩子做作业,实则在玩手机,更有甚者不赡养自己的父母。这些两面派的做法,如何能够给孩子做好榜样,让他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父母,如果自己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言必信行必果,即使不严加管教孩子,孩子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变得更好;如果自己的德行操守都有问题,无论你如何去教育孩子他们都不会听从。

  善用德育课堂,用学校教育为青少年筑起德的堡垒。别林斯基说:“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当前的应试教育确实培养了很多高分人才,但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案件让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行操守,在高分背后可能隐藏的一些心理问题。应试教育中,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便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上,不断的压缩学生其他课堂以及休息的时间,恨不得让学生24小时坐在教室进行升学考试的学习。这就让学生的心理没有同步成长,德育的严重缺失也导致了后续的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由此可见,学校必须重视德育课堂的使用,在德育课堂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标杆,让学生真正成长为五好青年。

  守好网络阵地,用网络教育为青少年筑起德的城墙。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能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事,信息的快速获取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可是,网络世界的不规范,让还没办法辨别是非的青少年很容易进入到一些不良网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安全部门应该严格规范网络,为青少年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教育部门也应该利用网络的便利,将德育容于其中,寓教于乐,为青少年提供更为丰富的德育内容。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唯有青少年德行高尚,教育才是真正的成功。

                                 通讯员  邓菊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桂华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