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看,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发展跟不上,农产品供应不足,不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里面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领导体制和国家治理体制问题。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能力、有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来源:求是网6月1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延续、超越与升华,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出发、再部署。要聚焦产业振兴这个重点,着力让农村农民富起来;聚焦人才振兴这个支撑,着力让农村发展活起来;聚焦文化振兴这个灵魂,着力让乡风文明淳起来;聚焦生态振兴这个基础,着力让乡村环境美起来;聚焦组织振兴这个保障,着力让乡村治理稳起来。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就要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个总方针,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总要求,牢牢把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个制度保障,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就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勾画了新时代“三农”蓝图,这是新时代赋予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历史使命,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将蓝图扎扎实实地落地,让亿万人民群众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胜利。 特约评论员 吉利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