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把2019年作为“基层肩负年”,《通知》以基层减负为中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强化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机制和激励关怀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和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鲜明树立了为基层减负,给基层干部松绑,激励广大干部干实事,勇担当的正确导向。 天下之事,以实则治。“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就要真正在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台账等上面动刀子。一方面,《通知》所明确的,比如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严格控制一票否决等要件件落实;另一方面,还要多听听基层干部的声音,各地有各地的情况,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减负要减到“七寸”上,也要有因地制宜的考量。 减负和工作的落实不是平衡关系,减负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就是要保障、促进工作落实。不需要找平衡,减负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过去,所强调的过多的‘留痕’考核,就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范本’。 基层减负对于基层组织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推进基层减负是更好贯彻中央的部署的重要前提,许多基层工作繁琐但实效性不理想,减负之后会让很多的基层从诸如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党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更多的工作上来,当然,学习和传达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开精细的会,开会内容要谈到点子上去,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上,扎扎实实的做好基层的各方面工作,这才是真正的贯彻。 轻装上阵、阔步前行,我们肩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责任而不是形式主义的重压。在减负实施之后带来的新氛围,必将展现各级行政部门的新气象,势必也会给基层工作一个更好的、更宽松的工作环境,释放了压力,提升了效率,这才是“基层减负年”的宗旨和意义所在。 特约评论员 钟季委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