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社交媒体上关于健康的话题早已层出不穷。热爱健康的网友在热衷于健康知识转发的同时,还不忘声称“这是某某知名专家的推荐”,让人觉得似乎“很有道理”。然而,过不了多长时间,却又转发所谓知名教授、医学权威推出的截然相反的健康知识,着实让人一头雾水,真假难辨。难怪网友惊呼:“看不懂了!” 在健康领域,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截然相反的健康知识,除了学术上的争议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现在的新媒体、自媒体,以及各类传播渠道对网上传播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科学健康知识的传播方式、传播形态还有待探索与思考。不经意间为一些“无知”的人提供了盲目传播的条件,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进行恶意传播,把本来是很神圣的科学话题当成了可左可右的事情,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其产生的误导非常明显,引发的后患也十分严重。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梦,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方向。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不仅需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寻真理,而且需要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十二字方针严格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每一个健康工作者,每一个社会各阶层的人,共同守护全民健康,共同对健康之路的探索、维护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开展各类监督指明了方向,用好“监督”这个手段,把“监督”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推手,必将进一步推进健康知识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形态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必将把健康中国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特约评论员 倪溯徽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