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一词出自《战国策·西周策》的“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要把好思想观、学习观、实践观,把爱国主义“根植”在心中,努力“生根发芽”。 把好思想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青少年做起,这方面工作是管长久的、管根本的。”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青年干部身为时代的弄潮儿,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防火墙”。但少数青年干部在步入人生舞台的开端就存在消极思想,美没有做到“见贤思齐”,甚至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基本工作也不能做到位,没有展现出年轻一代思想上进、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新时代新形势,青年干部要三省吾生、以思促行、主动学习,在精神上充实、思想上先进、行动上自觉,提高自身修养,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做到行稳致远,扣好人生的第一课=粒扣子,在风浪面前高举理想风帆。 把好学习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青年需要克服"本领恐慌",提高自身本领。要把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本领作为担当作为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切实把准学习方向,要用对学习方法,把学习放在突出位置,原原本本学、沉下身子学,切实做到入脑入心。要做到知行合一,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谋划工作的政治自觉、提高履行职责的思想自觉、提高狠抓落实的行动自觉。要做到持之以恒,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各项本领,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好实践关。“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青年干部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树立“建功必须有我”的志向,办好实事,下足苦功、务求实效,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推脱、失误面前不推过,敢于担当、敢下深水、敢啃硬骨头,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茬接着一茬干,展现过硬本领,根植爱国情怀。 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把青少年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种好“爱国主义”火种,我们才能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做好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特约评论员 隆强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