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已无需多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短短十六字,掷地有声,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加有必要意识到初心和使命的重大意义。这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保持党的人民群众血肉关系和实现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作为审判机构,怎样践行初心和使命,在具体的工作中如何实践? 一是守初心。法院人的初心首先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性的问题,要做到心中始终有一把公平正义的秤,手握法槌,坚守正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嘱托。不脱离群众、轻视群众,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就是法院人奋斗的目标。 二是担使命。当前司法改革方兴未艾,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工作数量和难度不断加大,为法院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面对如此困境,我们当以壮士断腕之血气,手持公平正义利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作为,展示出法院人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 三是找差距。怎么找差距?到党章党规中去找、到人们群众的批评声中去找、到先进典型身上去找。从郭兴利到雷昌根再到秋灯,这一个个法院人熟悉的名字,他们身上闪耀着信仰坚定、司法为民的光辉,为法院人树立了榜样,对照先进典型标准,沿着他们的足迹,每一个法院人都应该走出一条被群众认可的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四是抓落实。“四风问题”是党内长期存在的顽疾,党的十八大以来,整治纠正“四风”问题取得了重大成效,作风问题明显改善,群众评价显著提升。主题教育的开展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理论、调研问题,最终的落脚点要体现在对工作的提升上来,把主题教育中提倡的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把发现整改的问题也落实到工作中去,为群众办好每一件案子、解释好每一个问题、创造一个更加便利高效的诉讼环境,促进司法公正落实落地,方才是主题教育的精髓所在。 特约评论员 李乐召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