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精准脱贫在路上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10-22 09:18:07

  “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这一天,离中国人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已近在咫尺。”《 人民日报 》(2019年10月17日)

  “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掷地有声地指出。

  扶贫“贵在精准”,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精准发力、聚焦聚力,做到“精准施策”。搞特色种植养殖、手工艺、乡村旅游、医疗帮扶……了解扶贫户的需求,客观合理地制定帮扶计划。要求稳和准,眼明心细,下一番苦功夫。基层干部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中前进,摆正心态,有好的经验教训积极总结上报,避免扶贫路上走弯路。

  扶贫“重在扶志”,教育有保障是脱贫攻坚治本之策,只有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才能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斩穷根”,从内心里摆脱贫困的意志,增强主动性。基层干部要做足思想工作,身体力行,公事公办,多学习多思考,让群众信服,才能得到群众支持,把想法变成现实。

  脱贫“重在攻坚”,目前还有主要生活在深度贫困地区的1660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越是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要实事求是,做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决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逐一研究细化实化攻坚举措,攻城拔寨,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脱贫攻坚战场上,战鼓声声催人奋进。只要万众一心拧成一股绳,频道不换、靶心不散,一鼓作气、顽强作战,就一定能如期实现一个都不落下地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特约评论员 杨体洪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桂华

渝ICP备180162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