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来源:新华社北京6月19日 ) “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国之兴,在于施政。政之兴,在于择人。”人才的培养,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基层一线人才匮乏问题仍很突出,难以适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让人才在基层转变理念。有的高校毕业生总感觉回到基层农村去感到“脸上无光”,存在一定的“抵制”情绪,因而,要全面这样的想法,一方面,在大学教育时就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到基层工作变成一种“无上光荣”的行为,从内心深处愿意到基层去、乐意到基层去,进而为到基层工作夯实思想根基。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方位的宣传到基层去的优点和好处,让高校毕业生认识到“利处所在”,进而激发出内心到基层工作的热情。 让人才在基层锻炼成长。条件越是艰苦、情况复杂越是复杂,更能炼就出有韧性、有强大内心的人才。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引导,鼓励年轻干部勇于去到基层,在基层广阔的天地中经历风雨,接受考验,沉住气、沉下心,不断增长实践的能力,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群众工作、助力发展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让他们在基层“大展身手”,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兵”、成长、成才。 让人才在基层得到提拔。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基层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要把基层作为提拔人才的平台。而国家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提拔干部,形成干部流动的“源头活水”,从而激发干部干事热情,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生态,进而释放出到基层工作的正能量。 特约评论员 李红利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