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的大门也会越开越大,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来源:新华社7月22日电) 打好“小算盘”,积极引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优势是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毛主席曾讲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一定要注重实用性,关键在“用”,不能用的不要引。在这方面不要盲目,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一定要心里有数,再有的放矢地去做。这样我们引入的人才就会管用。 包容人才“毛病”,开放育人才。育人才是一个很费神的事情。人才都是特质人,特性都很强。育人才的时候,就要包容人才。就要尊重差异、尊重个性,不能拿要求干部的标准来要求人才。还要包容人才的一些“毛病”。这些“毛病”在纪律和法律范围之内的,都要包容。所以,在育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包容人才作为很重要的事情来做。 创造“趋利”环境,有效用人才。用人才是大智慧,爱人才是大胸怀。坚持人才“以用为本”,是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才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机制,把人才用好用活。 人才是强国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真正地聚英才,不破格难得人才,真正做好引、育、用,得其心、汇其智、尽其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特约评论员 毛毛虫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