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19年6月16日)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成果,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自信源自于内心对国家的感知,更源自于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对文化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社会学家费孝通关于文化关系有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一直延续下来的文明,这个文明影响过世界广大地区,古有丝绸之路,现有“一带一路”;而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它的包容性。中华文明是在包容中发展、在发展中包容,不断地去融合各种文化的文明。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源”。这个根源蕴含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追求和思想信念,“先天下之忧而忧”“修身治国平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古人思想信念无不展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智慧。这些东西必须要传承和发扬,这就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和强大的自信。 文化创新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题中之意,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文化自信,振兴文化之魂,需要的是“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坚守正道,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要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系统全面地概括了“红船精神”的内涵:一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二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三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正是守正创新生动写照。 特约评论员 郑翔丹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