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坚定文化自信 继承传统文明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6-17 16:29:38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来源《求是》2019.6月15日)

  孔孟之道,诸子百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瓷器、丝绸、茶叶、国画,这些道不尽的中国文化标签,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底气自信的砝码。文化自信亦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情怀,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

  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各种思想文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自信更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凸显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四个自信”,并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十九大更是将文化自信写入党章,有力推动党的文化认同,大大提升党内的政治文化。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不忘本来,吸取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当前,我们更要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断激励我们的文化自信,担当中华文明的传承责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特约评论员  肖颖旎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桂华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