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看网络直播,一天打赏2万多元;整个假期都在刷短视频,开学前通宵赶作业;痴迷于网游,回答问题句句都是“网游用语”……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少年儿童如何更好地“触网”,值得思考。(来源:《人民日报》6月6日)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违法行为,网络游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守护好他们。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要加强对教师、家长思想教育。教师和家长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履行好监护责任。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引导孩子多到户外,亲近大自然,适度上网。引导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的情怀,提升青少年识别、控制能力。让青少年自觉“绿色健康上网”,不沉迷网络游戏。 加强监管,增强责任意识。对网吧和网络游戏等要加强监督管理。对网络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让违法的人受到法律制裁。要让每个人都尊重网络、爱护网络、维护网络。引导人民群众对低俗、不良的网络信息进行监督、举报,发挥大众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我们应当关心关爱青少年。让青少年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与互联网良性互动,自觉抵制不良网站的诱惑,有节制地玩健康游戏,把网络当成学习的工具,健康快乐的成长。 特约评论员 胡厚荣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