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建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求以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作风助推脱贫攻坚,聚焦精准脱贫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围绕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扛牢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帮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把更多精力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 党员干部要强化自身建设,抓好扶贫扶志扶智。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决胜的阶段,除了因为环境恶劣等原因造成的贫困之外,更多的是存在“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这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越是难以解决的,越需要党员干部带头迎难而上,用好作风助推脱贫攻坚。 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注重为民排忧解难。历史证明,只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更好地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才能获得人民认同、拥护和支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得到贫困户的认可,更需要党员干部的密切联系。但密切联系群众不只是拉拉家常、唠唠精神,更要走进贫困户房间灶头、田间地头,查群众之所需,急群众之所急,帮助开展协调联系工作,切实解决贫困户医疗救助、子女助学等忧虑和难点。 党员干部要吃透政策精神,全力落实脱贫指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员干部是引导扶贫政策落实的那根针,如果这里断线走偏,再好的政策也会前功尽弃。因此,党员干部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细思,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委等各级决策部署,让贫困村真正达到“路通、网通”,贫困户真正达到“衣食无忧、生活不愁”,让脱贫政策掷地有声、得到落实。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赢得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必须通过作风建设保驾护航,好作风才能保证好工作,好效果。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树牢“四个意识”,下足“绣花”功夫,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最大的决心、最实的举措、最严的标准、最有力的行动,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通讯员 陶品宏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