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省人才办获悉,四川人才工作2019年路线图日前确定,将着重办好9件大事,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人才对外开放度、人才发展协同性和人才工作贡献率,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来源:四川组工网4月3日) 关于四川对2019年人才路线的确定,不论是从举措上,还是从人才正策等方面,一个中心不会变,那就是激励人才,发挥人才,用好人才。就如何激励人才,发挥人才,用好人才呢?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人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是城市保持高速发展的坚实保障。进入2019年,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有纷纷拉开抢人大战帷幕,在人才落户、购房补助、项目资助等人才新政上使出浑身解数,抢占人才发展制高点。然而,人才工作如行棋,棋至中局,除了发挥好“引才”这枚棋子在前方的攻势,更要夯实“留才”在中场的守势,筑牢“育才”的后方大本营,人才的“城池”方能固若金汤。 集聚人才磁场,精准引才。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未来。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引进人才时不能“唯才是举”,是才皆引,搞大呼隆式人才招引,导致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引进的人才,最终却“水土不服”,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才招引应结合城市自身发展地位,充分考虑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提前打好算盘,算算经济帐,做到按需点菜,重点看引进的人才是否对当地产业有带动、对技术有促进、对发展有帮助。要做到精准识才,靶向引才,带着项目找人才、带着团队找人才、带着人才找人才,让人才所学所研有用武之地,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认同感。 搭筑人才温床,真心留才。引才更需留才,避免走入“来了一火车,留下一卡车”的困境。除了在科研场所、人才公寓、“房票”政策、项目支持、子女入学等“硬条件”上大力度支持,满足人才基本需求,免除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心无旁骛创业创新。更要做好对人才的关心关爱工作,拓展丰富外来人才在本地的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经常性举办重点人才联谊会、年轻人才相亲会、高层次人才主题沙龙活动,既增进人才互相交流,又丰富其业余生活,让人才能迅速融入本地生活圈,营造人才留心“软环境”。人才工作还需“软硬兼施”用真心留人心,做到对人才政策上扶持、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让人才有“此处心安即吾乡”的归属感。 涵养人才生态,夯基育才。人才工作就像修建金字塔,不能只看到塔顶的风光,而忽略塔顶下的万千垒石,只有塔基垒得越实,塔顶才能建得越高。除了要引进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才,更要大力培养领军人才下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本地人才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当地情况熟、人员基数大,人才工作不仅需要头雁领航,更要群雁齐飞,要充分激活存量人才潜能,着重培育孵化好本地人才,挖掘发挥本地智力资源优势。引才如“星星点灯”,育才方成“星火燎原”,只有在育才上持久发力,深耕人才野蛮生长的沃土,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群智群力“智”撑发展。人才的生态圈一旦养成,你若盛开,彩蝶自来。 通讯员 李微微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