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新华网评:大学该如何实现“去景点化”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9-03-28 10:36:36

3月23日,人们在武汉大学赏花。当日,众多游客前往武汉大学欣赏樱花。


  《时事经济观察》3月28日综合讯 正值樱花开放的季节,这些天武汉大学很是热闹。

  打卡武大樱花,近几年一直是网络上春日旅游的热门项目。尽管从2016年起,武汉大学就开始实行网络预约、免费入校的策略,但蜂拥而至的人潮,还是让校园喧嚣如闹市。据媒体报道,目前武大周一至周五每天接受15000人预约,周六、周日每天接受30000人预约。如果敞开放人的话,人数会更多。浪漫的樱花在增添武大百年名校的独特魅力,向社会公众展示学校竞争软实力的同时,也给校园添了不少“堵”。

  毕竟,武汉大学是国家重要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场所,其接待社会公众参观的服务和安全设施十分有限,不可能像一般旅游景点那样,可以敞开大门迎接游客。涌入的人多了,吃喝拉撒等“后勤保障”,都是问题。另外,成千上万人进入学校,必然会挤占师生们的空间和资源,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事实上,面对汹涌而来的赏樱游客,武大也在不断进行着兼顾开放与管理有序的探索,比如收取一定的门票,下达“限客令”等,但目前来看效果仍不明显。

  其实,与武大面临同样“被景点化”苦恼的还有清华、北大、厦大等高校。面对大学“去景点化”这一社会治理问题,如何寻找各方价值共识,需要全社会共同作答。一方面,学校的大门当然不能因为游客过多而关闭,但不妨考虑科学设定最大承载流量,并规划合理、快速的分流路径,或者引入科技元素,尽最大可能减少赏花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的影响。比如,今年武大与各方平台合作进行5G直播,让没到现场的人也可以欣赏到樱花美景,就受到了不少好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该主动出手,采取合理有效的引流措施,避免人潮扎堆。比如,武汉很多高校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美景,如何通过宣传引导让武汉从“一樱独秀”变为“百花齐放”,值得探索。

  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是大势所趋,包容、开放也是大学的应有之义。但是大学毕竟是大学,不同于其他旅游景点,它本质上是知识的殿堂,必须在敞开大门欢迎社会公众赏景的同时,走出“被景点化”的怪圈。要做到这一点,相关大学需要提高管理与引导能力,有关部门也要主动关心纾困,帮助高校一起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此外,社会公众提升自我素养,拒绝不文明行为,也是重要的一环。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建宇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