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学懂弄通做实,落脚点在做实。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来源 :新华网 2019年3月1日) 《论语》中有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就会被人视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因此,在工作中,党员干部只有以务实担当的作风披荆斩棘,才是一往无前的“快捷方式”。 披荆斩棘需要攻坚克难的干事意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精神,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实绩。攻坚克难,就是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拿出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勇气,切实增强攻坚克难的本领,确保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解决现实难题需要敢于攻坚的党员干部,应对危机需要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党员干部只有树牢攻坚克难的干事意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不负人民的期望,实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披荆斩棘需要敢为人先的争创精神。当前,我们既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又面对一系列突出矛盾与挑战,这个时候,党员干部就必须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破解难题。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每走一步都是新的探索和挑战,倘若党员干部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那目标就难以实现。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要担负起该岗位的责任和义务,争做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领头羊,尽心尽力干事创业,真正做到敢为人先、造福一方。 面对困难和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坚定无畏无惧的勇气和信念,把根深深扎在人民之中。党员干部的成长没有投机取巧,只有披荆斩棘、苦干实干,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发展、完善自我,才能源源不断获取智慧和力量,有力增强自我成长的本领,取得人生事业的快速飞跃。 通讯员 刘云峰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