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做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来源: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2-19 12:11:06

  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该文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来源:求是网2月18日)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强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

  就如何加强依法治国?

  笔者认为,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党员干部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该做推进依法治国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一名法治社会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其次,要主动学法、善于用法、自觉守法,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应结合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依法治国中来,以实际行动促进全面依法治国。

  目前,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但在现实生活中,法治中国的氛围还不是很浓,少数党员干部不把法律当回事,法律失去权威,意味着“法将不法”,任其发展下去,则必然会危及社会肌体的健康有序运行,因此,党员干部应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知法懂法、信法守法,也要敢于用法,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敢于机智的举报、制止,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维护法律的权威。

  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国,党员干部的法治精神是法治秩序和权威的终极保障,党员干部如果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使法治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讯员    郑清正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桂华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