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毒瘤”,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坚持全民参与、全面整治,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省市县部门应当多制定相关治理条例,勤指导,多督促。 强化宣传,提高意识。通过公告、宣传条幅等形式,对“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治理,形成根治“散乱污”企业的强大声势。加大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工作进展等情况的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各类主体环保意识和主体责任。利用院坝会、村村响广播、宣传车、LED屏、条幅等形式开展宣传,告知群众当前环保形势,号召大家保护环境,坚守环保底线。 摸清底细,制定方案。省市县镇整体联动,全面摸清农业污染源数量结构、区域分布、产生来源、处理排放等情况,做到上下一致情况清楚。针对排查出存在污染问题或污染隐患的养殖场(户)、种植基地和经营主体、污染企业,点对点制定整改方案,有针对性进行整改,确保每个点位都全方位整改到位。 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建立市县镇三级网格化监管机制,实行定人定责、综合督导,层层压实环保责任,不断完善环保治理措施,强力攻坚,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环保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强监管。督促常态化开展“五清”工作,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强化技术指导培训,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强力推进污染防治。 加大执法,抓住根源。全力打造环保区域,着力解决污染企业,搞好企业环保工作;成立网格化巡逻队,坚持巡查制度,定时与不定时、普查与抽查相结合,严防死守确保大气安全。对污染企业进行整治,毫不手软。 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这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必须把责任意识贯穿治理全过程,才能打好、打赢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 特约评论员 李雷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