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2019年9月20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因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祸,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所以,生态环境治理关键在人,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地方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对生态环境负有重大责任。 当前,因短期政绩需要,少数领导干部为任一方,要“金山”不要“青山”,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盲目决策,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多发。加之,这些问题的潜伏期较为漫长,可能在领导干部离任多年后才显现。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官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可能面临终身追责,意味着官员依靠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期政绩将失去了市场。 同时,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所辖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进行审计,对干部任期内的自然资源保护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对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将起重要作用。 诚然,追究目的是为了负责,只有干部树立起强烈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才能保护好生态。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特约评论员 夏忠峻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