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名片,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信心,这张名片才能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说;“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可见,文化是民族、是国家的灵魂,是否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文化自信要有“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硬的“底气”。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依然屹立于世界,这得益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从未断层的历史文化,它滋养了整个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积蓄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当前,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各种洋节裹挟,沉浸于西方文化氛围中。而在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时,往往少了那种浓烈的节日氛围,更有甚者忘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这都提醒着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落漠,提醒着我们,我们的“底气”正在被侵蚀。 文化自信需得“灵气”,要结合现代的文化特色,为中华优秀文化添点“灵气”。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时间长河的磨砺下,积淀了无数优秀的文化成果。可在时代的变迁中,一些优秀的文化已经不能简单的通过传统的宣传教育的方式进行传承。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寻觅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像微博微信软文推送、小视频分享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用大众喜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文化自信还要“帅气”,不只我们自己要守好、用好中华优秀文化,还要“帅气”的传播分享给世界各地的人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要想永久的传承下去,不被时间的河流侵蚀殆尽,这就不只需要我们自己做好传承和发扬,还要借助国际的舞台,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国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当前大热的孔子学院,向各国朋友分享着来自几千年前孔夫子超前的思想理念,人文儒节;而汉语桥大赛则吸引着各国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来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然后爱上中国文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唯有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守好、用好中华优秀文化,才能让文化事业繁荣昌盛,才能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才能让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更有发言权。 特约评论员 邓菊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