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开发商与其上书高院,不如依法履约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时间:2019-03-28 10:15:52

  《时事经济观察》3月28日综合讯 近日,一份网帖经社交媒体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原来,在南京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中粮地产、中建地产、新城控股、雅乐居等9家开发企业,向江苏省高级法院院长夏道虎联名“上书”,请求“维护精装房交易稳定”,“避免恶意诉讼造成群体事件”。

  房地产开发商向高法院长联名“上书”,的确是很不寻常的举动。按理说,所谓“上书”应该是“点对点”,而这份“陈情”却是以公开信的形式在网上传播。这很是让人怀疑,他们究竟是想向司法机关表达集体诉求,还是引爆公众舆情来“施压”司法机关。如果属于后者,显然会对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产生不当影响,干扰到正常的司法审判工作。

  其实,设身处地,这些开发商的担忧也可以理解。如果与业主签订了精装房购房合同,对方反过来起诉自己,不仅拒绝收房,还要求进行装修核价并退还差价,这门生意可就赔大了,如果人人效仿,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下去?事实上,自从富力地产与数十位购房人的精装房纠纷,南京中院再审改判开发商败诉,赔偿每户购房者20万元左右的装修价差价后,此类诉讼案件便呈现激增态势。

  或许,在有关开发商们看来,自己是冤得不能再冤的“窦娥”,是类似“恶意诉讼”的受害者。问题是,打输了官司,究竟是法院裁判不公,还是开发商自己“违约在先”呢?以南京“富力案”为例,在《商品房预售方案》中,已经载明4500元/平方米装修的单价信息。按照补充协议的约定,装修单价信息应作为双方合同权利义务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开发商必须按照自己的合同承诺,如实履行这些义务。如果实际装修低于“装修单价”,即违反了合同约定,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差价”,既合情合理,也合法有据,何来冤屈之有?

  至于开发商们放言“造成群体事件”,影响“精装房交易稳定”,恐怕也多为危言耸听。现实中,精装房市场“鱼龙混杂”,早已是不用言说的“秘密”,诸如装修标准“严重缩水”、货不匹对、粗制滥造等问题,历来让消费者多有诟病,集体维权方才此起彼伏。之前,法院判决开发商败诉,依法赔偿消费者差价损失,这样的正当维权之举,反倒成了“恶意诉讼”,是不是业主们面对“盘剥”忍气吞声、甘心被宰,开发商坐收渔利,才是“梦寐以求”的结果,才能“天下太平”?

  作为房地产开发商,与其担心消费者“恶意诉讼”让自己赔了老本,靠集体“上书”、舆情“逼宫”翻盘,不如练好内功,把心思用在“真材实料”上。毕竟,市场经济的内核,是恪守契约精神,这不仅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能否做大走远的关键。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建宇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