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工人日报:重视行业舆情 “神药”不可屹立“神坛”

来源: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1-09 10:25:29

  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1月9日综合讯 据工人日报消息。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种名叫匹多莫德的药被北京一名医生“扒皮”。据她透露,这个进口药在国外尚处于小白鼠阶段,疗效尚不明确,但在我国却成了昂贵的儿科“神药”,并且几乎“包治百病”,发烧开一盒、感冒开一盒……在等级医院和药店的销售额预计达40亿元。总靠舆论“扒皮”?

  目前,食药监部门尚未对匹多莫德是否疗效不明一事做出回应。不过,个别业内人士敢于公开质疑的勇气,以及重视患者权益的职业精神值得点赞。该“神药”有没有问题,不是普通患者或者公众能发现的,必须是专业人士通过专业路径查证或临床验证才能发现。

  不久前,被相关部门调查的“神药”莎普爱思滴眼液,就是被一名眼科医生率先提出质疑,继而引发公众关注,最后被食药监部门责令生产企业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并于三年内将评价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那么,被专业人士“扒皮”之后,匹多莫德能否走下“神坛”也值得关注。

  “神药”不能总靠个别业内人士来“扒皮”,更多的医生、药师乃至药企人士,都应该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当然,还需要监管部门一方面重视舆论监督,另一方面重视临床监测。无论是莎普爱思滴眼液,还是匹多莫德,都已被质疑多次。如果监管者重视行业舆情,“神药”也不会屹立“神坛”这么久。但让人意外的是,“神药”往往是被舆论质疑后才会引起重视。

  “神药”的长期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临床用药监测机制不健全。希望类似事件能促使监管者完善监管。张海英

  多些专业性求证

  医生对某药物有疑问,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专门研究,去专业的媒介上发表专业的论文;哪怕没有机会或者力有不逮,最好也是在专业圈子里去提出质疑,先在内部讨论。相反,通过大众媒体提出质疑,用一些吸引眼球的说法给出“定论”,极易引发误导。

  此事中,媒体报道提及“国外医学临床试验尚处小白鼠阶段”。公众一听立马炸锅了,给孩子用的药,国外竟然还处在小白鼠阶段,这怎么得了?其实,理性想想,毕竟是从意大利进口的上市多年的药品,且并非只有中国在用,肯定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怎么可能还停在小白鼠阶段?

  医生对于该药主要的质疑是,查不到国外研究文献,所谓小白鼠阶段的说法,也是出自查阅资料“排在最前面的两篇新出版文章”。媒体拿刺激性字眼来做标题欠妥。提出质疑很好,在学术领域可以怎么大胆怎么提,但在进行实质性研究之前,就简单打上“儿童神药”的标签,爆料给非专业的媒体,实在有欠考虑。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医生通过质疑来体现社会责任感很好,但也希望能按照科学的范式专业地求证专业地质疑,而不是交给大众媒体来吓唬公众。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建宇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