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济观察》1月8日综合 据人民网图片。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生态文明的要素,也是最具乡愁特征的文化符号。它滋润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百姓,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人们对于“家乡河”,总有着一份深藏心底的美好记忆。 2016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时隔两年,河长制从“全面推行”到“全面建立”,河湖管理迈出了坚实步伐。建立河长制,无疑是向过去河湖管理的顽疾宣战,从而将更多的河湖从浑浊、发臭、脏乱和无序开发的状态回归到“家乡河”原来的一汪清水。 两年来,由水利部组织策划的“寻找最美家乡河”国情水情教育活动在全国陆续展开,旨在更好地展示我国在河湖治理和保护方面的成果,通过寻找美的过程,让河湖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最终转变为呵护“家乡河”的实际行动。 记者深入大江南北,用镜头真实记录河流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和发展之美。这其中,既有婉约秀美的溪流,也有气势雄浑的江河;既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样板,也有得益于水利建设、变“臭水沟”为“美景河”的成功范例;既有文化积淀深厚、造福一方的江河支流,也有“河长”精心呵护、两岸和谐发展的城市河流。 每条河流都镌刻着保护和治理的印记,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精美的诗画、一种婉约的情怀、一曲绿色的乐章,并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新疆乌鲁木齐北郊水库新疆乌鲁木齐北郊水库 湖北新昌河 浙江永安溪 西藏雅鲁藏布江(航拍) 广西下枧河 甘肃疏勒河下游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