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总理挂帅的领导小组:研究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6-09 08:52:04

 

   端午放假之前,有件事关“共和国长子”的大事。

   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在2018年7月这个总理亲自挂帅的小组进行人员调整之后,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开会。

   总理挂帅的“小组”

   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的决定》发布,成立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

   按照《决定》,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

   组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和指示; 审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专项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法规; 研究审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政策建议,协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小组规格历来很高。

   首任小组组长为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组长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培炎担任。成员共26人,都是时任部委一把手,外加一名发改委副主任,单位涉及发改委、教育部、商务部、财政部、央行、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农业部等25个相关部委。

   小组成立之后经历过5次人员调整。

   2008年12月,国务院对“振兴东北”小组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调整,组长保持一正一副,组长仍为温家宝,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成为唯一副组长。2013年7月调整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成为组长。在2018年7月的调整中,李克强继续出任组长,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副组长。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发现,这个总理挂帅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16年,在公开报道中,开会次数却并不多。

   从2003年到2008年组成结构调整之前有四次会议;2008年到2013年人员调整之前有三次会议,2014年到2018年人员调整之前有两次会议;今年6月6日这次会议,是人员再度调整之后的首次会议。

   可以说,只要“振兴东北”小组开会就有大事。比如:

   2009年8月,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12年1月,会议讨论通过了《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

   东北振兴16年

   追溯一下,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始于2003年。

   以2016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不同阶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范围涵盖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

   这标志着东北振兴战略正式实施。

   到2012年,《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显示,“十一五”时期,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增速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但这个成果在2014年出现了危机,东北经济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2015年全国31省市中有26省市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全年GDP增速排后五位省份中,吉林、黑龙江、辽宁全部上榜,GDP增速分别为6.5%、5.7%、 3%。

   到了2016年,辽宁省的GDP还罕见出现了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5%,是当年中国唯一负增长省份。

   2016年10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和《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

   这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正式启动。

   在今年6月6日的“振兴东北”领导小组会议上,李克强总结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特别是实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各项政策以来,各方共同努力,新一轮东北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进展需要用数据说话。

   2017年开始,辽宁省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稳步回升,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51万亿元,全年增长4.5%;黑龙江经济增速保持平稳,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6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7%;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5%。

   全面振兴东北的关键

   不过,振兴东北绝非一日之功,现在也依然面临挑战。正如李克强在领导小组会议上谈到,当前是东北经济转型关键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什么矛盾?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记得,2016年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上,李克强曾说过,“网上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啊!”

  

   这句俗语揭示的是东北地区营商环境问题。

   今年伊始,地方已经开始着手改变。

   黑龙江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吉林提出要将软环境建设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辽宁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持之以恒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的目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在参加吉林团审议时提出,希望吉林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下功夫,释放国有企业、民营经济活力,做强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这次领导小组会上,李克强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

   他说,全面振兴东北要靠改革开放。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力度刀刃向内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努力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走在前列,国家将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各部门要在简政放权上给予东北更大支持。

   还要落实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国家将设立东北振兴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倾斜支持。东北地区要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取得突破,分类施策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破除隐性壁垒,壮大民营经济。

   做好沿海经济带和沿边开放大文章,采取更大力度开放措施,打造重点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高地。

   留得住人

   除了经济增长迟滞不前,东北的人口流出也是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2018年,东三省人口净流出3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约100万。

   在领导小组会上,李克强就用了很大的篇幅给东北开了四张解决“留人”的问题“药方”:

   创造拴心留人条件,完善激励制度,以待遇留人; 强化服务保障,以感情留人; 营造公平公正环境,以环境留人; 打造干事创业平台,以事业留人,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投身东北振兴。 会议还特别指出,解决就业是“留人”的根本。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援企稳岗、转岗安置等工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双创”,把就业平台打造得更宽更扎实,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着力提升当地就业率。

   此外,还要确保人才无后顾之忧。东北地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保证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做好医疗、棚改等方面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

来源:
政知新媒体6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靖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