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22日电(王淳熙)在今年1月和7月分别对在重庆的39个会员单位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调查、访谈后,中国欧盟商会于近日基于重庆的欧洲企业经营情况,就如何改善重庆的商业环境发布了《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建议书2018/2019》(重庆部分)(以下简称《西南建议书》),为助力重庆成为中国主要的投资目的地提出了不少建议。
据了解,中国欧盟商会成立于2000年,代表了欧盟在华企业的共同声音,是被欧盟委员会和中国城府机构认定的欧盟在华企业的官方发生平台。 重庆是中国最快的城市,并逐渐成为连接中国其他地区甚至世界的重要枢纽。 而在2017年,重庆的GDP增长率15年来首次降至10%以下,重庆跟随中国其他地区进入新常态,即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等的时代。 “哈佛大学的Michael Porter教授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工业的创新和升级能力。”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分会副主席Dominik Widmer称,“重庆要让工业变得更具创新性,与国际接轨、保持工业活力非常重要。” Dominik认为,在新常态下,重庆需要积极与世界商界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成为一个更开放、更国际化的城市来保证其发展活力,这也是中国欧盟商会此次提出的重要建议之一。 加强对外交流,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在《西南建议书》中,中国欧盟商会提到,重庆有关部门没有建立与国际商界沟通的正式机制,这让重庆有关部门无法收到关于如何改善当地营商环境的建设性反馈,也让不少国际企业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因此建议重庆有关部门与国际商界简历正式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机制,并及时做好相关网站的英文版更新。 “不少重庆对外宣传的英文网站的信息都相对陈旧,这为重庆吸引投资带来了很大困扰。”《西南建议书》的贡献人之一,重庆麦里得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Eric Haun表示,在相关网站上提供外企在重庆投资需要面对的所有法律问题的相关条文英文版,并做好及时更新,这会为外资企业提供巨大帮助。“而事实上,最近创建的重庆官方海外传播平台iChongqing也正朝这个方向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同时,Eric还提到,重庆有很多很不错的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计划,但是有些政策、计划对于相关人才的要求却显得太高,远远高过了外国企业对于自己员工的需求。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除了亲善的营商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所有在华外籍人士诉求。中国欧盟商会在《西南建议书》中分析称,空气污染是重庆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不过得益于重庆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低碳政策,重庆的空气污染情况已经有所改善。藉此,中国欧盟商会提出了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优先接入电网等建议,并且还建议增加系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在提升空气质量的同时,也能缓解重庆的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中国欧盟商会希望重庆能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水平——如增设英语急救服务热线、医院系统更多聘用能流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工作人员等,给予华外籍人士更多医疗保障。 “如果重庆想要把自己定位成中国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提升软性基础设施发展上。”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分会主席Paul Sives说,“通过解决当地营商环境中低效的问题,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重庆可以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成功发展的榜样。”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