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把脉·三农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9-03-15 09:31:00

  《时事经济观察》3月15日综合讯 “脱贫摘帽不是一劳永逸,有的人好不容易脱了贫,但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返贫。”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史秉锐代表说,贫困地区要发展,激发人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才是长久之计。

  “一些地区是脱了贫,可经济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要巩固脱贫成果,培育产业是关键,这就需要在扶贫中自我加压,往前看一步,往深做一步。”史秉锐代表说,比如,村里通的硬化路有3.5米宽就符合脱贫标准了,但如果当地要发展旅游,3.5米宽的路不好会车,这就得提前考虑,设计更宽的道路。

  侯二河代表

  把乡村教师的心留住

  “村里的幼儿园一共有十几个老师,大多是快退休的老教师,以初中学历为主。分配来的本科大学生很难留住。”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代表说,农村如何留住教师依旧是个难题。

  侯二河代表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和待遇,让农村能引进教师、留住教师。

  蒲彬彬代表

  身边榜样最具说服力

  “推进乡村振兴,单靠地方党委政府‘一头热’、唱‘独角戏’还不够,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才是根本之策。”重庆市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代表说。这是他在垫江县白家镇观斗村做扶贫工作时的体会。

  蒲彬彬代表认为,农民群众身边的榜样最具说服力。观斗村的汪瑞池是村里的花椒种植大户,有一个近100亩的花椒基地。有关部门主动对接,提供技术指导,联系销售渠道,汪瑞池赚钱后,带动十余户村民种植了近600亩花椒。目前,观斗村逐渐形成了“优质花椒+订单中药材”的产业发展之路。

  石玉东代表

  精准扶贫要破解电力瓶颈

  “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要补齐,其中电力瓶颈是必须破解的难题。”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玉东代表说。

  石玉东代表介绍,他在农村调研时发现,电和路一样,是制约一些贫困村发展的拦路虎。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或盖冷库搞储存,电力是关键。石玉东代表还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长效机制,激发村民脱贫内生动力,引导村民开展适合自己的脱贫项目,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建宇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