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成都郫都区乡村振兴样本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1-22 10:33:32

  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1月22日综合讯 据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乡村振兴,既是郫都区战旗村的名片,也是多年以来,战旗村产业、乡风发展的真实写照和最好诠释。除了战旗村,在郫都区石羊村、青杠树村、广福村等村,通过党建引领,各村都走出了别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郫都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聚力:众筹资金建湿地公园 村支书带领全村脱贫

  2017年,郫都区石羊村成功脱贫。

  “盘活资源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出路,要充分发挥林盘院落等沉睡资源的价值,变资源为资产。”郫都区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直言:“许多村支部书记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最根本的就是土地问题。”

  石羊村支部书记高绪清计划,把村里闲置、浪费的土地和房屋资源盘活起来,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发展文旅产业,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就这样,一座“金海棠湿地公园”的蓝图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建设湿地公园是项庞大的工程。钱从哪来?地从哪来?劳动力从哪来?

  高绪清提出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建湿地公园所需的钱、地、劳动力,都由本村自行“众筹”。他首先做党员和产业大户的工作,再由党员和产业大户分头带动村民“有钱的可以出钱,没钱的也以用土地、房屋、苗木、租金等入股”。

  就这样,石羊村党员带头、村民们齐心众筹钱、人和地,以灵活入股方式,自发筹集约400万元资金,并把村内闲置、低效的土地和房屋资源整合起来,金海棠湿地公园顺利建成。2018年,石羊村的乡村旅游项目逐渐成熟,旺季时公园内游客络绎不绝。

  “一个贫困村能够众筹这么多钱,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发挥党员和产业大户的带头作用,让老百姓真正能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办大事。”高绪清说。

  搭台:村支部寻觅发展新机

  郫都区青杠树村党支部书记韩忠明白,作为旗帜和标杆,党支部要担负起引领村民转变思想、找到新发展方向的责任。为此,党员干部们曾进行过多轮“头脑风暴”,探讨如何打造川西田园风光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来带动全村持续增收。

  多次思想的“碰撞”之后,举办“油菜花节”的点子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青杠树村第一届油菜花节如期举行。大量人流的涌入,青杠树在吃、住、行等方面的配套短板瞬间暴露出来。“配套设施不足的暴露,是好事,这些都是未来我们村民能够去完善的商机。”据韩忠回忆,起初,只有十几家农户在油菜花节期间提供配套服务。慢慢地,农户们看到先干的家庭赚到了钱,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就自然加入进来。

  2016年,青杠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并成功创建了国家AAAA级景区。来,青杠树村的目标是,从“最美乡村”走向田园综合体。

  领航:党建引领产业升级布局

  如何发挥规模效益和市场力量,是实现农村产业升级绕不开的命题。这项命题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科学统筹布局的能力。

  作为远近闻名的盆景之乡,花卉苗木栽培和盆景是安龙村的主导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小微盆景发源地之一”。不过近些年,花卉苗木和盆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对安龙村民收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党支部书记梁继松开始思考,如何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注入新能量。

  偶然的机会,梁继松结识了具有丰富文旅运营经验、致力发展田园民宿产业的廖明人。安龙有别具特色的大田景观和生态环境禀赋,以及花卉苗木、小微盆景等“创意农业”本底,正与廖明人文旅项目的需求十分契合。

  于是,安龙党支部在梁继松的带领下,把廖明人和他的文旅项目“挖”到安龙村。在安龙村最适宜发展田园文旅景观之处,建起了“安泷民宿”。在这个文旅综合体验项目中,民宿客栈、水榭餐厅、盆景观赏园等被融合成为一体。据廖明人介绍,夏天,湖畔草坪上坐满了前来感受大田风光和安龙盆景的游客,安龙也随之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表率:党员带头改善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中央党校教授徐平在郫都区调研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时谈到。

  郫都区东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模芹意识到,党建工作要首先“唤醒”党员。党员在群众间,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起着表率作用。于是,杨模芹打算,通过改变党员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其他村民。

  涵养乡村文明新风,东林村东林苑小区的党员和干部被召集了起来。党支部将小区里的不文明行为以图片方式呈现给党员干部。这些不文明现象深深触动了参会党员干部。散会后,党员干部主动以身作则,杜绝不文明行为,为群众树立榜样。小区内的不文明现象少了很多。

  如今,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农民夜校”等党性教育阵地已在郫都区落地、萌芽。这些基地将为全国培养一大批懂农业、会管理、善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的乡村振兴人才。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会看到更多具有“郫都印记”的身影,出现在大江南北的乡村振兴工作中。

  (中共郫都区委宣传部)消息。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建宇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