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贵州“扶贫车间”让山区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来源:《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01-10 09:56:58

  《时事经济观察》1月10日综合讯 据新华社消息。24岁的赵庆花吃完早饭后,来到楼下服装加工厂务工。中午时分,她还能回家给全家人做午饭。家在6楼,工厂在1楼。2017年6月赵庆花作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铁匠苗族乡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进位于集镇上的新家之后就开始了“两点一线”生活,家门口就业让她对生活充满信心。

  赫章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外出务工是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的主要方式。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不少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深石山区举家进城,住进由政府修建的安置房内,交通便利、人居环境良好,还逐渐就地就近解决就业。

  “以前还担心搬出来后无事可做。现在一家人住了新房子,下楼就可以打工挣钱,还能把娃娃照顾了。”赵庆花说,在工厂做计件缝纫,月收入约1500元。

  铁匠苗族乡乡长李爱明告诉记者,易地扶贫安置点共建设16栋楼房,计划安置312户1464人。政府通过农业产业扶贫、吸引企业入驻等方式,将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为方便搬迁贫困户就近务工,安置点的楼房2至6楼为住房,1楼设为门面房。目前,门面房由返乡农民工开办了服装加工厂,承接沿海企业的服装订单。

  这样的产业布局,也成为返乡创业者的机遇。服装生产加工厂负责人张义聪告诉记者,沿海地区正在加快产业转型,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内地转移,在西部山区办厂越来越有优势。

  “把工厂办在村民的家门口,招工比较容易,而且政府还有减免房租等优惠政策。”张义聪说,现在工厂务工人员142人,其中搬迁贫困户89人,订单多的时候一个月要加工10万件服装,有些还销售到了美国,发展超出预期。

  据了解,目前赫章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办的服装加工厂有9个,在建的还有2个。类似的“扶贫车间”,记者在毕节市黔西县金兰镇、洪水镇等地也看到。

  金兰镇上一个原本闲置的仓库,经过翻修后挂上了“金兰镇顺玉服装厂”的牌子。该厂负责人冯德介绍,今年7月份运营以来,每个月都有做不完的订单,月加工订单额约20万元。

  “自己以前也在外打工,积累了技术和资金。现在家乡交通便利,又有创业扶持政策,返乡发展前景不错。”冯德说,目前厂房里有60台机器,最忙时有50多人上班,厂里有些原本在外打工的人看到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都回来了。

  金兰镇党委书记陈健说,山区的条件不可能吸引太大规模的产业落地,但像这样小巧的“扶贫车间”却很“接地气”。投入不高,风险较低,大都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有想法更有反哺家乡的情感。

  “下一步,政府还将因地制宜加大力度实施‘雁归兴贵’工程,吸引更多在外闯荡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打造更丰富多元的‘扶贫车间’,为山区老百姓搭建‘家门口的就业平台’。”陈健说。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建宇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