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市场报《时事经济观察》1月25日综合讯 据新华网消息:近年来,以辽宁锥子山长城为代表的长城修复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其中出现的过度修复问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在长城保护维修问题上,将坚持预防为主,并做到因地制宜。 宋新潮介绍,之所以存在长城过度修复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长城的认识出现偏差,把长城的形象固化为八达岭的样子,就按照八达岭的形象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则是把长城的保护按照建设工程进行管理,简单套用建设工程招投标等方式,在长城修复的过程中也缺乏监管。 按照《长城保护总体规划》,针对长城文物本体类型、形制、材质的不同类别,以及各类材质所受到的病害类型、破坏因素、破坏速度,分别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或干预措施。“一定要在正确理念和观念的指导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它本身的材质进行修复。”宋新潮说。 宋新潮表示,现在大量施工人员缺少文物方面的知识技能,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也需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讨论应该怎么保护长城、如何保护长城等问题。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