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到国外旅行、投资、求学,而这些都离不开国际旅行身份证件——护照。 70年来,中国护照“含金量”极大提升,中国公民护照申请和出入境通关便利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70年来,中国护照和公民出入境有关情况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走出国门”人数急剧增长——前30年1700万人次
后40年超过13.8亿人次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长闵海云介绍,我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管理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出国限制”到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再到现在“只跑一次”“全国通办”,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只有1700万人次走出国门;改革开放后至2008年,内地居民出境3.3亿人次;2009年至2018年,内地居民出境10.5亿人次,仅2018年就突破1.6亿人次。 护照“含金量”极大提升 ——72个国家、地区“说走就走” 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司出入国管理处处长熊树人说,70年来,中国护照“含金量”极大提升,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国民整体素质的认可。 2019年,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落地签前往的国家或地区已达72个,包括14个可互免普通护照签证、15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43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此外,全球已有15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可以说,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护照申请、通关越来越方便 ——“全国通办”“只跑一次”“排队不超30分钟” 在推动中国公民护照申请和出入境通关便利化方面,近年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先后出台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降低办证费用。2017年,普通护照办证费用由每本200元降至160元,2019年7月再次降至每本120元。 简化办证手续。2012年推出电子普通护照;2015年免提交户口本和申请材料复印件;2018年实施免费照相等便民服务,实行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 便利异地办证。2019年4月,出入境证件实现“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公安出入境管理窗口申办普通护照。 拓宽绿色通道。国家移民管理局将紧急办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7种情形:紧急出国出境参加会议和谈判、签订合同;出国留学报到时间临近;行前证件遗失损毁;前往国入境许可或者签证有效期即将届满;探望危重病人、奔丧;治疗重症;处理境外突发事件。 推动公民出入境通关便利化。国家移民管理局在口岸设立“中国公民”专用通道;2018年6月18日起,在全国陆海空口岸实行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着力解决大型口岸高峰期中国公民排长队问题。 折射出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和自信开放的国际形象 祝愿祖国明天更美好! 来源:新华社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