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济观察》4月3日综合讯 4月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公报》显示,2000—2018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实现跳升,2018年达2000年以来最高。2018年全国大部地区水热充足,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整体偏轻,气象条件有利于草原、森林等植被和农田作物生长,全国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68.2,高于常年。 2018年,全国草原产草量、固碳量创2000年以来最高,森林固碳量达第二高。全国植被生态质量的提升主要受益于国家不断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和同期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的增加,促进了植被生长和地表绿色程度的提高。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北方植被生态质量的提升,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高度和极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从2000年的48.1%降至2018年的40.4%,轻度和不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从30.3%上升至38.8%,植被防风固沙能力明显增强。 从重点生态工程和建设区域的气象监测结果来看,本世纪以来,三江源地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其中2018年湖泊面积较2006年增加13.0%,植被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在降水增加与人工补水共同作用下,北京密云水库水体面积在2018年达到最大;广西石漠化区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有利于植被生长,加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有98.5%的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呈变好趋势,其中有71.6%的区域生态明显变好。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首席钱拴表示,气象部门发布《公报》旨在及时提供最新的天气气候、气象灾害、不利气候变化对全国植被生态质量、主要生态系统以及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影响结果。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