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垃圾分类从高校做起值得借鉴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19-03-06 09:26:22

  《时事经济观察》3月6日综合讯 据媒体报道,上海多所高校日前大力推动垃圾分类。有学校在校园内设置了垃圾分类示范点,有学校因地制宜配置了智能回收垃圾桶,有学校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办法,还有学校已在计划研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这股“新时尚”之风不仅仅停留在校园内,更是已经刮到了校园之外,学生们走进社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走进高校校园并且成效显著,成为校级规章制度,这一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在当前垃圾分类进展不大的情况下,将高校校园作为突破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众所周知,高校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规则意识都较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如果能调动起高校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并向全社会扩展,无疑对垃圾分类将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

  我国高校教职工宿舍有不少就在校园附近,甚至就在校园中,因此,高校产生的垃圾本身就很多。如果能按要求做到分类,就首先解决了一部分垃圾分类难问题。而学生如果能把校园中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带到家庭和社会,必将产生更大的扩散效应。

  此外,高校垃圾分类一般都在走智能化之路,即使用智能垃圾桶。如华东师大正在试点宿舍配置“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垃圾桶,而学生对此类操作驾轻就熟。如果学生到了社会上,就有可能把这个好习惯延续下去。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培养意识上下功夫,并在推动末端治理措施更加精细化,但也不能拖得太久,而是要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并形成带动效应,而高校校园就比较适合担当“突破口”的角色。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杨丽颖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