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子街商业中心 《时事经济观察》3月6日综合讯 近年来,海陵区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产业为牵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3+1”产业体系,对照产业链图谱,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能级,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海陵区通过减负提效、改革创新等措施,在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和多元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特色产业体系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目前,海陵区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全尺寸动力和储能电池、全路线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专用车产业的深度集聚,下一步将致力于动力和储能电池板块做长链条、太阳能光伏板块做强链条、新能源汽车领域延伸链条。新材料产业也初具规模,近年来相继招引落户了一批无机膜、钛合金粉末金属、石墨烯、锂电池陶瓷隔膜重大产业项目。据海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海陵区下一步将以招引龙头企业为发力点,重点招引锂电池材料、粉末金属和粉末合金材料、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项目,有力打造新材料增长极。 “我们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力装备等产业集群。下一步将致力于光伏发电装备、动力和储能电池装备、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项目的招引,与其他产业高度协同发展。”该负责人介绍说,海陵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已实现在集成电路封测、数据信息等领域的突破。未来会致力于搭建集成电路产业链,形成集成电路企业和配套企业集群,在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超前布局。 与此同时,海陵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效益日益显现,结构层次逐步提升,初步形成了以高端商贸、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下一步将以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海陵是一座充满活力、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工贸城区。”近年来,海陵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全力培育新兴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以海陵工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城北物流园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一区四园”发展格局。下一步,海陵将按照布局合理、产业互补的发展思路,多举措推动“一区四园”提档升级,当好全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产业能级提升的“主力军”。 加快推进海陵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优先发展服务业,提升改造制造业;丰富文创园产业内涵,招引科技信息、电竞娱乐等业态入驻,创建全市文创产业核心区;加快培育现代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亿蜂产业孵化中心等载体项目早日建成达效,持续提高在省级经济开发区中的排名。聚焦“光伏制能”“动力储能”两大板块,着力提升新能源产业园地标产业能级,加快建设智慧动力小镇,力争创成省级高新区。积极探索城北物流园与西北工业片区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推进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拨中心实质性运营,提高现代物流集聚度。农业产业园以特色农业为底色,充分放大生态旅游效应,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都市农业,努力打造城市“后花园”。 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苏势食品有限公司办事人员王文婷来到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新办企业税收服务专区”,现场办理税务登记、税种认定、票种认定、发票申领等企业涉税业务。“从进门到最终拿到税务发票,仅仅花了20多分钟,过去至少也得用大半天的时间。”王文婷欣喜地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把所有事项都办结,大大出乎意料。 2019年2月,海陵区“税收服务专区”正式开门迎客。“通过税务窗口的扩容升级,这里将实现为新办企业提供全流程的税收服务,一窗通办,有效缩短办税时长。”泰州市税务局工作人员杨家辉说。以前,新办企业领用发票必须到税务局纳税人服务中心大厅办理,而现在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多证合一”后,就可现场提交发票领用申请,现场审核、审批,直至领到发票,30分钟内即可全部办结,是全省率先实现新办企业涉税全流程“一条龙”服务的政务服务中心。 “税收服务专区”是海陵区政务服务改革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19个部门入驻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设有企业开办专区、项目服务专区及区镇街园区两级帮办代办中心,全面推行“店小二”服务、中心首推的“一窗式”统一受理、“一车式”统一踏勘、“一笔式”统一审批服务机制,为开展集中审批改革积累了经验。海陵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细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积极措施,尽最大可能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切实让事项多走网路,群众少走马路,努力让企业受益,群众得实惠。 在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站式“企业开办专区”,工商登记、公安备案刻章、银行开户、税票套餐办理等窗口集中到“口”字型区域流水办公。该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常宝海说,过去开办企业,申请人首先要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再分别去办理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等事项,需要在多家部门、窗口来回奔波。泰州市率先在江苏省打造“一站式”企业开办专区,实现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重复材料只需提交一次、办理进程短信告知、全链条流水作业。该区企业开办专区于2018年10月设立,由原来的六个环节压缩为四个环节;法人原先要跑的4个部门,浓缩成“进一门”“走一区”;企业开办时间在原来一周缩短到3个工作日的基础上,提速为1个工作日,绿色通道半日即可。2018年,该区新增私营企业2555户、注册资本158.4亿元,完成市交指标的121.6%。全年企业开办实现无复议、无起诉。 目前,海陵区将“一审一核制”创新为“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代办公安备案,实现联网刻制,备案后印章立等可取。利用泰州作为国家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和首批试点取消银行开户许可证核发城市的独特优势,引入两家银行入驻窗口。创新“互联网+政务+金融+多元化业务服务”的“海陵模式”,对公客户通过手机扫描银行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自主选择上传对公开户资料,实时生成基本户预留账号,窗口人员同时对法人进行现场双录,整个过程只要10分钟。 新技术搭建效能督查预警平台 “督查考核不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不搞花拳绣腿,不要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充分发挥‘海陵区效能督查预警平台’作用,运用信息化、云端等方式,优化评估手段,突出过程考核,实现过程监控、自动监管、信息共享、精准留痕……”2018年底,泰州市海陵区绩效管理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规范年度督查考核制度,发挥督查平台作用,注重实绩实效。 在今年1月2日举行的泰州市海陵区委全会上,区委书记陈翔提出,新的一年要改进和规范督查工作,纠正“工作留痕”的简单做法,加强对监督检查考核的统筹,从严控制总量,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 公开晒成绩、云端督进度、问题早预警,海陵区最近一年间连续打出为基层“减负提效”组合拳。该区去年4月出台《效能预警工作实施意见》,去年10月又对督查手段实现“互联网+”升级,省内率先创办的“海陵区效能督查预警平台”在手机端同步上线,涵盖全区重点指标、重大项目、重要任务。这种公开亮进度的方式,有利于实现动态实时监控,解决苗头问题。该区还在各镇街园区设立预警监测点,力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依托这个预警平台,全区上下考评监督不光重实绩,更看重事中进度,淡化事后留痕,从而让基层减负上阵,腾出精力办实事。 海陵区在对重点目标任务实现动态监控的同时,还在作风效能上超前预警。该区创新预警体系,用好谈心谈话、函询诫勉等手段,建立“事不过三”效能预警机制,实行苗头预警、扣分预警和联合预警三级干预,防止小毛病拖成大问题。特别是在苗头预警、扣分预警之后,如果相关责任人依然未能高质量完成工作,区效能办将会同区纪委、组织部启动“联合预警”。对被联合预警2次以上的职能部门和科室,组织部门将重新评估相关责任干部的态度和能力问题,并启动“能上能下”机制。截至2018年底,海陵区效能办共向各部门单位发送了70多次效能预警,经效能预警后,各个问题均按要求倒排序时进度,大部分问题得到了快速解决。 创新房屋征收窗口受理模式 海陵区在全国率先创新房屋征收窗口受理模式,日前在扬桥小学周边地块(二期)和老东河地块两个项目进行试点,获得了成功。扬桥小学周边地块(二期)涉及55户,在签约首日即实现签约和交房双清零,刷新了该区房屋征收(搬迁)记录;老东河地块共涉及88户,首日签约交房85户,三天内实现清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两个试点地块没有接到一起投诉和人民来信。 “房屋征收窗口受理模式是海陵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在征收现场指挥部设立服务大厅,设置产监、评估、审计、结算等公开办理窗口,进一步透明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海陵区副区长肖六林表示,过去在房屋征收中,因为信息不对称,被征收户担心吃亏,往往存在观望心理。“窗口受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开、透明、阳光,充分打消了群众顾虑。 据介绍,搬迁群众只需通过窗口递交被征收房屋的基本情况,其余所有流程都可以在大厅内实现公开流转和有效办结。服务大厅内设有自助查询终端,正式签约的被征收户通过该终端能查询到该地块所有征收户的安置补偿信息。同时,相关征收户的安置补偿信息通过网络与区纪监委同步共享,任何改动都将自动触发预警。 “现在既有纪律部门盯着,也有群众看着,任何猫腻都无处藏身。”老东河地块房屋征收项目指挥长马龙定说。此次老东河地块房屋征收签约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签约第一天,就有群众到指挥部反映,被征收户黄某声称自家房屋比公开的安置标准多拿了20万元。指挥部随即调查发现,对黄某的安置完全符合政策规定,所谓的多拿钱只是黄某在吹牛。对此,指挥部及时引导有疑虑的群众通过房屋征收信息公开系统查询黄某的安置信息,谣言很快不攻而破。 窗口受理模式实现了征收工作全面提速。在试点项目的征收现场指挥部,海陵区政府办下发的《房屋征收“窗口受理”工作流程(试行)》悬挂在服务大厅正中央。该《工作流程》不仅详细明确了大厅各窗口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而且对征收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完成时间进行了强制规定。例如在“房屋测绘和权属认定”一项中,就明文规定“在搬迁户调查结束后的五日内,出具测绘平面图和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权属,服务中心在接到房产部门认定资料后及时进行复印、原件留存、当日内将复印件加盖印章后交审计单位”等等。 窗口受理模式推行的基础是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但这份信任来之不易。海陵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群介绍,早在2013年,针对房屋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海陵区就出台了《房屋征收现场工作十项规范》,推行全程公示制度,将整个工作流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同时,相继引入检察官驻场、跟踪审计制度、联合入户调查和纪委机动巡查等多项制度,从保证百姓权益、关怀弱势群体出发,站在改进党风、政风、行风的高度,依法推进“阳光征收”。“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阳光征收’速度快,矛盾少,百姓评价高,使政府的征收资金合理利用率提高了30%至40%。” 两个试点项目的成功,大大提升了海陵区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的信心。海陵区委书记陈翔表示,下一阶段,房屋征收窗口受理模式不仅要在全区的征收项目中推行,而且还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升级工作模式。今后,房屋征收的“窗口”将全部设在行政服务中心内,在政府公布征收范围后,涉及的被征收群众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到窗口申请征收,最后由政府统筹安排。“改变传统的工作和思维模式,由‘要我搬’变为‘我要搬’,将‘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将征收的决定权交给百姓。” 打造“街河并行”特色水城 稻河是一条流淌着泰州历史文化的河,泰州市海陵区结合稻河古街区建设和稻河复兴工程,初步规划将其打造为“有波光粼粼、文化荟萃的城市景观”。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古诗词里闲适幽静的水乡美景,如今正越来越多地融入海陵人的生活。每天清晨,九龙镇姚家社区的很多居民都喜欢到铺头庄河边的小道上走一走、转一转,这已经成为他们近两年的生活习惯。 铺头庄河曾是四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臭水沟,经过几年整治,河道面貌焕然一新。“现在铺头庄河碧波荡漾,水面上荷叶田田,两岸绿树环绕。看着河边的风景,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76岁的居民周羊扣开心地说。铺头庄河环境的变化,是海陵区打造“街河并行”水城水乡特色的一个缩影。 “遥想当年,南北商旅,舟楫相接,街河并行,桨声桥影,水音市语,欢然交融,此泰州水城千百年生活之长卷也。”泰州《南水门遗址志略》中的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海陵古城“街河并行”的水城水乡特色。 “街河并行”在海陵城建项目中得到较好传承。例如,引江河是海陵外围通江达海的清水通道和水运物流通道,在其东侧平行建成长江大道,在区域骨干河道层面完美体现了“街河并行”特色;凤凰河是城内一条骨干河道,引凤路的建设则让街河之间成为周边群众生活、休闲、娱乐的走廊;东城河是海陵古城河保护最完好的一段,与人民东路一起成为当地旅游集聚及文化活动中心。 海陵区委副书记张兆洋说,“街河并行”建设不仅能为群众营造生态宜游宜养宜居的环境,还能彰显地方特有的水韵风情。近年来,海陵区生态整治城乡河道282条共251.6公里。其中,为彰显海陵水城水乡特色,方便群众赏景亲水,全区探索建设城乡“街河并行”河道54.16公里。 围绕打造“朗润明珠凤凰城”,海陵区下一步将从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出发,结合棚户区改造、城乡建设、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水美乡镇等创建,科学编制“街河并行”专项规划。目前,已梳理各级河道603条、813公里,对具备“街河并行”条件的43条、70公里河段,分为六大类探索研究,通过设计各种城乡河道典型断面,统筹水域、滨水景观和城市建筑,加强滨水区域建设的规划管理,从而高质量彰显水城水乡特色。比如,三村干河穿越九龙镇振东、府前、五厦3个村,初步设想打造为“有流水潺潺、枕水河畔的水美乡村”。马家沟河南侧为村道,北侧为稻田,东西向穿插田间小道,计划将其打造为“有河路纵横、移步换景的田园风光”。苏陈河穿越苏陈集镇中心,河路并行,商贸繁忙,拟将其打造为“有水音市语、街河相映的水美乡镇”。 2018年12月19日,泰州市海陵区率先在国内建成投入运营区域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据了解,海陵区在国内率先将水质自动监控由国控断面向镇街园区断面延伸,在新通扬运河、引江河、卤汀河、泰东河海陵段及主要支流,稻河、凤凰河等景观河敏感断面,新通扬运河沿线镇街园区交界断面及区级交界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装置。 作为江苏省水污染防治示范性工程,该工程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水质异常、第一时间追溯污染源、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第一时间切断污染源头,确保区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切实保障国家南水北调清水廊道水质安全,全面实现了对监控区域内环境状况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动态监管,极大地提高了环境管理效率,震慑了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现了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探索城市多元共治新路径 “‘僵尸车’原来有75辆,如今已自行移走33辆、拖离42辆,全部清理到位。”1月11日,泰州市海陵区京泰路街道的周玉金欣喜地说,现在润泰社区里敞亮多了。过去不少故障车、接近报废和已报废车辆长期占用该社区公共停车资源,既影响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居民意见较大。网格长请来交警、住建、城管等部门工作人员共商对策,很快将问题解决。 “这是我们重塑社会治理生态系统的创新探索——小网格、大联动,实现社会治理多元化共治的新路径。”海陵区委书记、区长陈翔说。海陵区以“资源整合”为主抓手,把大走访、大落实与大排查、大整治整合到基层网格,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有效衔接、深度融合,推动社会治理力量和效能的双提升,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2018年,海陵区群众安全感、政法队伍满意率、法治建设满意度等3项指标在省级测评中名列泰州市前茅。 海陵区原有民政、环保、消防、安监等12条线共20多个管理网。这些部门“网格”存在标准不统一、覆盖不到边、层级有交叉等问题,单一条线上工作量少、给网格员的报酬偏低。该区整合所有条线上的各类网格资源,坚持“区域全覆盖、人员全覆盖、职能全覆盖”原则,划出社会治理“一张网”。 全区共划成802个无重叠、无缝隙网格体系,以3471个网格实现“一网管海陵”。其中自然网格609个,城市以400户左右或独立住宅小区、农村以250户左右或自然村为标准划定,网格长由村、社区“两委”成员兼任,同时聘请3324名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以及其他治安积极分子担任网格员,聚合各方力量,推动形成群防群治的第一道屏障。“每个网格员负责一块‘小格子’,深耕细作每一个单元‘细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管理服务更精准、更精细,让社会治理的‘触角’真正覆盖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企事业单位。”海陵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志仑说。 网格划好了、责任有归属,如何实现人员统一调配、职责统一明确、绩效统一考核?海陵区通过网格精准划分,以社区工作两份准入清单进行量化,其中基础清单24项、购买服务清单17项。社会综合治理采取“按岗付薪”模式,由网格长兼任“老娘舅”、社区矫正志愿者等,整合人员队伍,实现“一人多岗、一人多职、一人多薪”。九龙镇姚家社区的周灯山兼任“老娘舅”调解员、中心户长、治安消防巡防员、社区矫正帮扶员,虽然网格长的职责增加了,但报酬更高了、干事更带劲了。 基层网格长大多是60岁以上退休人员,其中许多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安装使用平安江苏APP等软件。海陵区专门订制了具有GPS定位功能的“一键通”智能手表,让它成为五级网格长的“标配”。按绿色键连接上级网格长手机报送信息,按白色键联系网格协理员,按红色键连接一级网格指挥中心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按黄色键连接网格长家人电话,全面实现即时沟通,随时反映社情民意、报告矛盾隐患、上报紧急事件。第一级网格将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调解、视频信访等信息,以及流动人口、社区服刑、刑释人员等9项基础信息统一接入,有效打破了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以“采集上报、核实立案、指挥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六步办理机制,实现区、镇街、社区服务管理的“闭环”运作,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网格、大事不出镇街”。 海陵社会治理的193个专属网格,分属辖区大规模企业、学校、城市综合体、机关事业单位等团体,由第三级网格负责管理,其间“专属网格长”发挥着特殊作用。城南街道美好社区地处万达广场生活圈,有外籍人员137人。某涉外培训机构的外教在酒吧与人发生冲突,由于文化及语言存在差异,公安部门及社区多方做工作但收效甚微。社区设法将外籍居民、外语爱好者、社区民警、驻社区律师等资源有效整合,专门服务外籍人士,全省首个“洋娘舅工作室”很快诞生。26名外籍人士成为调解团成员,设立虚拟“洋网格”,选聘“一中一洋”两名网格长,负责日常涉外调解,进行义务法制宣传,参与涉外纠纷调解近百场,将社区建成和谐的“国际大家庭”。 海陵区是江苏省泰州市主城区,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西临扬州,东靠南通,与苏州、无锡、常州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