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役胜利后的农村转型:乡村振兴的战术思考 ——重庆市散文学会再到重庆巴南区二圣采风记事 本网7月19日重庆讯(李华 图\文) “太美了,如果幸福有位置,我愿意就是这里……”6月11日,重庆市散文学会走进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开展脱贫攻坚采风活动,作家们被眼前农房变身洋房,山乡变身景区的美丽乡村风貌深深打动,连连赞叹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巴南区二圣镇在文旅结合方面的探索值得研究。”重庆文化与旅游研究院的余炤先生表示。 时下正是梨果飘香时节。天坪山采果节才开幕几天,部分田块已经采摘一空,大多数依旧果实累累。集体村6000亩梨园、800万斤梨子,“又是丰收年。疫情期间我们都不敢怠慢,防虫防病不懈怠。”村主任龙方敏没有村党委书记郑孝前善谈,是一个老实疙瘩。与前一次采风,陪同讲解的郑孝前书记纵横驰骋、信马由缰、目光高远、气魄弘达相比,龙方敏更趋于平实。 “我们六千亩梨园,是一家一户耕种,一个品牌——‘天坪山高山梨’,实行的是‘四统一分’,对施肥、防虫、防病,统一进行,谁也不能给我们的品牌抹黑,我们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通过了国家‘三品一标’认证。我们的村党委、村委会的干部,甚至建卡贫困户、种梨子的农户,个个都是‘推销员’。” “你看,我们靠梨子脱贫致富、靠梨园带动农家乐发展。每年梨花开了,我们举办梨花节、;梨子熟了,举办采果节,几十家农家乐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客流如织。我们的农民,既是种植能手、又是推销好手,更是经营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培养了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采风团一行冒雨走进农户家里,一个个庭院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突出。沿路看不见裸露垃圾、白色垃圾。 公路、人行便道旁边摆放着整洁的垃圾桶,看不见过往行人乱丢乱扔。一个游客,打着伞,手里拿着裹着的果皮,走了十几米远,才投进了垃圾桶。可能他实在不忍心把这样干净美丽的环境破坏了。 在农户张长孝家里,有游客正在那里购买梨子。采风团一行停留在院子里,有的赏花、拍照,海棠花开得很热烈,红得有些兴奋;一串蓝孕育着花期,花穗已经爆满。砖切的墙裙挡着水泥地坝和梨园,干湿分离。什么都堆码得很整齐,“码、齐、清、定”,农具、家具、柴火、待在该待的地方。 “最美庭院”的牌子挂在他家的门口,同样还挂着人居环境每月评比的等级。 “你们的农民,住的比城里的别墅还美。别墅哪里闻得到如此果香,听得见四季鸟鸣,看得见如此景象。”采风的作家们欣喜不已、赞叹不已、羡慕不已。 “我大女儿在秋田铝业工作,是个技术上的管理人员,儿子在茶园打工。我们两老口种了6亩梨子,都是‘熟人’购买,一年生,二年熟,朋友介绍朋友,‘熟人’越来越多。城里的熟人可多了,他们头年来过、第二年就一定回来购买我们的梨子。我们天坪山的梨子,童叟无欺,卖的就是一个信誉。我们家的家风就是朴质真诚、重信重诺。”主人家削了好多梨子,请大家吃。这梨,水分饱满、清脆、化渣,甜度适中。个头半斤左右,不须分“梨”,一个人吃一个完全没问题。 家风建设,是二圣镇集体村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以家风促民风,促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推动二圣镇以“向上、向善、向美”为主要内容的“三向”文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性化、民众化。 “我们村的书记、主任不调解纠纷,一是发生得少,二是我们有专门的调委会。聘请了乡贤人士、威望高的长者负责这项工作。”龙主任说起这些很随意:“我们的村民自治能力强。” 驱车走了一个多小时,在梨山小环线中倘佯,那些长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一行一列,各有千姿的梨树,就像这个村子的名字一样,赋予这个山村特别的含义:“集体”。 乡村振兴,未来的农业谁来种? 站在刘昌元流转代种的水稻田边,一个农民正在拿着笆篓捡鱼鳅。 “未来的农业谁来种?”张东篱介绍说:“你们站的这个地方,是胡春华副总理来视察站过的地方,胡春华副总理站在这里详细询问了刘昌元和他的儿子,他们一家四口人,如何流转土地200多亩,代种代耕1000多亩土地,在丘陵山区推行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刘昌元家庭农场是全国26个国家级家庭农场示范农场。更是一个种植能手。一家人勤劳、好学的精神,在新技术、新技能上的尝试,很好地回答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育如何解决未来的农村谁种地的问题。他的稻+N,稻鱼、稻鳅、稻鸭模式,利用生物杀虫、防病等技术,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巴南区农业农村委的技术人员们,也在不断探索中寻觅更加适合山地地形、丘陵地区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新模式、新经验、新办法。 “明月照巴山”,诗句中一朗新月下的巴山夜色,似乎格外让人怀想。巴南区二圣镇巴山村,就在明月山下。 巴山村生态旅游资源富集,自然生态环境优。位于明月山脉南端山麓,森林覆盖率达52%,绿化率达68%,植被丰富,四季山清水秀,花香鸟语。明月山脉蜿蜒起伏、四季如黛,晨雾环绕、晚霞映照。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市级贫困村。 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新强是巴南区纪委的一名处级领导干部。“从检察院到纪委,以前干的都是审人的活路儿,居高临下。现在,驻村工作队干的是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事情,只能放下身子,走进民众,厘清思路、对症下药,找准病根子,才能开出药方子。”三年多的脱贫攻坚战:“让我们得到了一场实战锻炼。广阔天地的战天斗地,并不比机关的工作轻松,甚至更难。脱贫攻坚,群众的需求,更强烈,任务更艰巨。攻营拔寨,解决一个一个‘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之后,更深远、更长远的任务是乡村振兴。才能从根子上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巩固脱贫成果。” 村党委书记刘观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父辈就在这片土地上服务民众,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三四千人的村子,外出打工的2600多人;土地8000多亩,地块十几万块,分散、小块,七零八落,不利于耕种,很多农户的土地荒芜了很多年。土地无人种、莫法种,种植效益不高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 “我们要把土地收拢来,才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装扮。把田园建成花园,把果园建成景区。” 从2018年巴山村成为三变改革试点村开始,历时三年,“一百多次会议,统一思想、确定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宣传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农村经济新业态、农村建设新蓝图的艰辛实践。这个过程,解决的不但是脱贫攻坚中“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更是解决今后农村发展方向的问题。” 与二圣镇集体村的四统一分相比较,内核基本一致,但是,巴山村的改革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作业的问题。集中整理后的土地,重新分配到农户手中,巩固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又解决了规模化、规范化的问题。“有耕种能力的自行耕种,没有管护能力的委托专业合作社代管。” 统一规划、整理、建设后,3000亩桃李,1200亩鱼池,5000亩,1800亩柑橘,1100亩乌皮樱桃,“我们没有看见过哪里的业主‘公司+农户’能承担起这么大规模、这么高标准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这不是简单的土地流转或者转报‘一转了事、一包了事’,这是实实在在地在探索农村土地谁来种的问题。企业没有土地承包费用压力;农户继续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享有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分配权、收益权、经营权。是真正的土地的主人。”新型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新经济组织和新经济模式,必将唱响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路、沟、氹、池、井,设施完善,水、电、通讯,样样俱全。行道树、景观树、隔离树种,井然有序地区隔出不同的板块、不同的空间、不同景观。山堡+田园+山堡+鱼塘的地貌绵延二十公里,构建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四季景不同,风姿有万千。果树飘香、稻花飘香。 遥想明年、后年......巴雾茶海,白象山上,巴南银针、定心茶雾翩跹,老山城沱香弥漫;巴湾夕阳,令家沟犬吠夕阳,明月山,月照巴山;桃源梦,巴乡意蕴,樱桃情思乡愁浓;龙池河,古家湾一尾鱼香,巴梦泉颐,金鱼摆尾,格外灿然。 |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