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重庆贵州

阿克苏市民生工程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事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19-11-14 20:49:17

 

        本网11月14日新疆讯(刘民春)“几年没回家了,这次回来感觉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城市宜居宜业,道路更畅通了,让我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这里了。”11月5日,刚从外地回来,正在阿克苏市幸福公园散步的市民李晓军说。

 

   阿克苏市各族群众和李晓军一样,亲身体会到民生改善工程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市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科学决策,高位推动,统筹规划,逐一落实,着力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激活“绿动力”,建设一座群众满意的城市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阿克苏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77天,优良率42.54%,同比上升16.44个百分比。“这些年,阿克苏的风沙越来越少了,降雨越来越多了,其中就有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功劳。”当了31年护林员的麦提依明·阿木提说。

   从狂风漫卷的荒原,到绿浪滚滚的林海。33年来,阿克苏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在沙尘肆虐的戈壁荒原植树造林100多万亩,让风沙策源地变身绿色生态屏障,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阿克苏人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积小胜为大胜,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方式,实现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赢得民心、凝聚人心。

   继柯柯牙112万亩绿化工程之后,近年又陆续启动了阿克苏河流域 127 万亩、渭干河流域107万亩生态建设工程和空台里克104万亩荒漠绿化工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自2006年起至今,阿克苏市陆续开展三期多浪河景观工程建设。十余年间,河道拓宽了、活水引来了,沿河两岸种满了树,主题公园、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夏日的晚上,人们纷纷来此骑行、散步。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阿克苏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阿克苏人按照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布局公园绿地,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水平,构建“出门见绿、步行入园”的公园绿地基本服务网络。2018年已建成街头游园、街头绿地42处;到今年10月增加到82个,形成每个社区都有一处休闲绿地的格局。

   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让阿克苏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成为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也让阿克苏成为全国闻名的大果园,将戈壁荒滩变成了百姓的“绿色银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速,“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是阿克苏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也是优美城市环境的真实写照。

   释放就业“红利”,交出一份满意的就业“成绩单”

   今年,拜什吐格曼乡吉格代阔坦村村民阿布都外力·阿布拉随村里的劳务队伍来到阿克苏纺织城就业。

   “我现在是搬运工,一个月的收入在6000元以上,妻子每个月比我高出500元左右,我俩一个月的工资就相当于去年全家的收入,还有养老保险待遇。”阿布都外力说,“以后就在这里干,过几年把孩子都接过来,享受城里人的生活。”

   就业为民生之本,是社会的稳定器

   近年来,阿克苏市通过就业政策“领航”,职业培训“助航”,公共服务“护航”,不断完善就业机制,通过集中实施就业扶贫、技能培训等,促进城乡富余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在扩大政策覆盖面上,阿克苏市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基础劳动素质培训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学习掌握一门就业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有组织有建制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成为以就业促脱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越来越多就业“红利”助力阿克苏人增收致富、脱贫攻坚。

   在推进转移就业同时,阿克苏市还通过开办村办工厂、卫星工厂、民生坊等方式,让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以产业促就业的形式“遍地开花”,贫困劳动力因此受益。在旅游景区,越来越多农牧民从事旅游商品加工销售、办农家乐及种养殖,吃上“旅游饭”,告别了贫困。

   “今年上半年共实现城镇就业6679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4651 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6030人次。”阿克苏市公共就业服务局局长李艳说。

   文化惠民,为各族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10月29日,市民刘尊元和往常一样,一早就来到了阿克苏地区文化馆,在馆里看看展览、听听戏,抑或是跟老师学学跳舞……

   刘尊元虽然退休在家,但没有与社会脱节。更让他引以为豪的是自己一分钱不花,就能拥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近年来,阿克苏市把“文化惠民”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兴建一个个公共文化设施,举办一场场文化盛宴,让各族百姓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为幸福生活“加码”。

   在阿克苏市,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受益者。阿克苏地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处处都有“文化惠民”的内容,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除了城区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也同样星罗棋布

   2018年,阿克苏市启动乡镇(街道、农林牧场)、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建成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阿克苏市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各族人民精神生活。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一曲欢快的秧歌舞《好日子》在阿依库勒镇吉格代巴格村唱响。农民和学生,将健美操、快板、秧歌舞等节目搬上舞台,为各族群众送上了一份精彩绝伦、内涵丰富的文化大餐。

   整个演出过程中,每一首歌,每一支舞,都展现了各族人民斗志昂扬、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演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更没想到的是自己还能在舞台上表演,这感觉真好!”村民古哈尔·萨吾提参加完演出后开心地说。

   如今在阿克苏市,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的生动画面比比皆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群众真正从文化发展中得到实惠。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http://www.peoplessjj.com/《时事经济观察》
责任编辑: 李靖

京ICP备1802318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2018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10-65365635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